banner
水十又

水十又

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

國際縱隊中的日本人——杰克·白井

杰克・白井(Jack Shirai)於 1900 年出生於北海道函館市。據說他出生後不久就被父母遺棄,在他五歲左右時,他被送到孤兒院生活。
他在 11 歲時離開了孤兒院,被堪察加航線上的一艘貨輪雇佣成為一名水手,但在 17 歲時他隨著漁船出海到美洲,29 歲時他留在了美國並在紐約市擔任麵包師和廚師。他靠著掌廚的本事,換過幾次工作,後來在一家日本餐館當廚師。他雖然沒有什麼政治觀念,但他親眼看到日本移民和逃脫日本法西斯的難民是活在怎樣惡劣的工作環境,賺取十分微薄的薪水,他憤怒了!並且參加了華盛頓的反饑餓大遊行與在舊金山港口的遊行,反對美國運送廢鐵到日本,製造侵略中國和東亞的武器,同時他加入了日本工人團體「日本移民勞工工會」,投身於工人運動。當時的紐約有三個日本團體:商人和外交官等精英聚集的「日本協會」,支持日本對華政策的民族主義團體「厚國團」,以及工人階級聚集的日本移民勞工工會。
1936 年 7 月 17 日西班牙內戰爆發,雖然當時日本法西斯政府為佛朗哥軍隊提供了非正式的軍事支持,但他依然於 12 月 26 日同 96 名美國志願者前往法國參加國際縱隊。他們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們要去哪裡,所以他們沒有家人或朋友可以送行。在 1937 年 1 月 6 日夜,他們翻越比利牛斯山,來到西班牙,一路經巴塞羅那到到達阿爾巴塞特鎮接受軍事訓練,他被分配到第 15 國際旅第 17 營「亞伯拉罕・林肯營」。被任命為廚師,白井對這個分配十分不滿,他抗議道:“我才不幹廚房的活。我有一支上好的蘇聯步槍,我來這兒是打法西斯,我要留在前線!誰能夠在廚房裡打法西斯,去他媽的廚房!” 後來經過他的政委說服,准許他平時在廚房掌廚,一旦前線有戰事,他可以上前線參戰,他才勉為其難地接受,在機槍連裡,他成為一個持槍的廚師。

雅馬拉山谷戰役

雅馬拉山谷戰役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林肯營參加了冬季的雅馬拉山谷戰役,白井也在此期間同林肯營的戰友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特別是與 Mel Offsink 與 Max Krauthamer。
ShiraiJack

杰克白井同美共副總統候選人握手

Harry Fisher 回憶三人平日裡的一些交談:“在戰爭結束之後,他們會去開一個餐館,任何參加了西班牙內戰的人都不用付錢,白井還興奮地向他們描述即將推出的菜品。”

8c93312ea31049ae8ffed0a86768b85d

杰克白井犧牲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1937 年 7 月 11 日,正值馬德里保衛戰的布魯內特戰役,按照此前他和政委的協議,白井被允許離開廚房前往前線作戰。當時遭到伏擊的佛朗哥叛軍重新控制並控制了空中。近黃昏時,有人送飯菜來。但是隔著 18 米毫無遮掩的空地,沒法送到戰壕裡。白井自信地笑道:“我來送去!” 大夥叫他入夜再去,但他已跳出戰壕,一陣子彈聲響,敵人的機槍射中了他的脖子,白井當場犧牲。當晚,他的戰友在卡尼亞達的橄欖樹下把他安葬。當晚,他的戰友在卡尼亞達的橄欖樹下把他安葬。白井的墓碑上寫著:“杰克・白井,日本反法西斯勇士,立此碑以紀念他的勇氣,1937 年 7 月 11 日”。
1937 年 10 月 4 日,國際縱隊第 15 國際旅的雜誌《爭取自由的志願軍戰士》刊登了一首紀念他的詩歌《杰克・白井的隕落》。
1966 年,白井在美國的同志關井豐三郎在東京的無名戰士公墓為白井立碑,墓碑的銅額上清晰地刻著他的名字。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